為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5月26日,內蒙古科協科技教育和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聯合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支部、武川縣科學技術協會黨支部在武川縣藜麥科技小院共同開展主題教育黨日活動。
藜麥科技小院位于武川縣西烏蘭不浪鎮東后河村,2022年在內蒙古科協的指導和推薦下,經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批準建立,目前已有內蒙古農業大學的3位專家和9位研究生入駐。該科技小院主要致力于藜麥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和藜麥飼草、藜麥酸奶等方面的研究,并為當地農民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和科學技術普及,是集農業科技創新、新技術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科技服務平臺。
活動中,在科技小院負責人、內蒙古蒙農藜麥產業研究院郭占斌院長的帶領下,黨員干部們參觀了科技小院的育苗溫室、種植基地和實驗室,詳細了解藜麥的生長特性、營養價值和產業發展現狀,調研科技小院的科研和科普工作開展情況,詳細詢問駐院專家和研究生的科研和生活情況,并現場觀摩了科研團隊改良的覆膜機作業過程。
參觀結束后,全體黨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精神,并結合主題教育目標要求、總書記的回信精神和工作實際進行研討交流。
談起總書記的回信,科技小院的張錦豪、劉陽兩位研究生非常振奮,他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一定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扎根基層,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為早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首席專家王樹彥教授則希望青年學子們在科技小院里沉下心來歷練,既要增長才干,也要磨煉意志,為投身農業科學研究做好思想準備和能力準備。
呼和浩特市科協黨組書記李開元表示,這次黨日活動有兩個目的:一是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來科技小院看望慰問科技工作者;二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了解科技小院運行狀況,下一步市科協將全力配合自治區科協做好科技小院工作,并積極爭取市級配套政策支持,推動科技小院高質量運行發展。
武川縣科協主席達布對自治區、呼市兩級科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認為,武川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但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粗放,農業經濟欠發達,科技小院建成后引進了高層次專家和科研項目,為農民推廣了新品種和新技術,將有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縣科協將認真落實上級科協工作部署,讓科技小院更好地發揮作用。
內蒙古科協科技教育和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杜建峰做研討總結。他首先向科技小院專家和研究生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問候。他詳細介紹了全區科技小院的建設情況和豐碩成果,希望派駐研究生扎根農業生產一線,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希望自治區、市、縣三級科協發揮合力,扎實推進科技小院各項工作,深入推廣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模式,切實發揮出科技服務“零距離 零門檻 零時差 零費用”的特色優勢,積極探索有益經驗,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的回信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通過此次活動,黨員干部感受到了科技小院的良好發展態勢,也被科技工作者愛農興農的深厚情懷所感動,紛紛表示要加強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完成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文/賈睿芬 圖/陳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