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4s48c"><code id="4s48c"></code></nav>
    <menu id="4s48c"><strong id="4s48c"></strong></menu>
  • 歡迎訪問全區科技小院培訓交流活動在興安盟舉辦 - 工作動態 -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教育和創新服務中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工作動態 > 農村牧區科普服務 > 工作動態

    全區科技小院培訓交流活動在興安盟舉辦

    來源:內蒙古科協科技信息傳播服務保障中心?發布日期:2023-08-04   點擊量:65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重要回信精神,助力自治區完成兩件大事和“五大任務”,推動我區科技小院高質量發展,8月2日至3日,由內蒙古科協主辦,內蒙古科技教育和創新服務中心、內蒙古農村牧區專業技術協會、興安盟科協共同承辦的全區科技小院培訓交流活動在興安盟舉辦。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建華,自治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榮昌平,興安盟行署副盟長何偉利,以及各盟市旗縣(市、區)科協、全區農技協負責人,科技小院師生代表和依托單位代表180余人參加活動。通過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座談總結、現場觀摩等形式,共同謀劃我區科技小院發展藍圖?;顒佑蓛让晒趴萍冀逃蛣撔路罩行闹魅味沤ǚ逯鞒?。

    4641_700x700.jpg

      何偉利在致辭中表示,在盟委、盟行署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區科協的關懷指導下,興安盟科協積極爭取相關高校支持,持續推進科技小院創建,截至2023年7月,興安盟境內已獲中國農技協認定科技小院5家,盟級相關單位聯合認定4家,擬新建科技小院11家。本次活動的舉辦,既是對興安盟科技小院建設工作的檢驗,也是一種鞭策,希望以此為契機,繼續提升全盟科技小院建設工作成效,使其成為興安盟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4639_700x700.jpg


      榮昌平在講話中指出,自治區科協高度重視科技小院建設工作,是全國最早創建科技小院的省區之一。特別是從2020開始,連續3年實施“科技小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極大地調動了各盟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到目前已建成掛牌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49家,分布在35個旗縣區,服務帶動農業、草業、養殖業等20多個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成為我區科協系統一個閃亮的工作品牌。

      就如何采取更加務實的措施,推動全區科技小院高質量發展,榮昌平明確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更加注重科技小院創建工作的質量。自治區科協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小院創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嚴格把控新建科技小院質量,進一步完善優化科技小院建設發展的制度機制,在增加創建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規范、更加注重質量。二是更加積極主動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自治區、盟市、旗縣科協都要積極主動加強與本級教育、科技、農牧業等部門的溝通和協調,了解掌握這些部門支持科技小院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集聚各方面的資源,合力推動我區科技小院高質量發展。三是更加注重對科技小院的服務指導,特別是項目資金的監管??茀f系統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人才優勢和平臺優勢,為涵養科技小院健康發展生態盡我最大的努力。

    4640_700x700.jpg

      張建華副理事長作了題為《建設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 助力鄉村振興》的專題講座,就科技小院各參與方的職責、科技小院作用的發揮及發展目標等內容系統、全面地進行了講解,使參訓人員對科技小院建設、運行及作用發揮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4647_700x700.jpg

      活動中,興安盟科協主席劉劍夔、赤峰市林西縣科協主席王芳、內蒙古松山谷子科技小院首席專家李立軍、內蒙古杭錦后旗奶??萍夹≡簩W生鄭林峰、通遼市科左中旗高粱科技小院依托單位代表孫國祥分別從自身角度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科技小院創建和開展中的經驗、亮點以及成效?,F場觀摩中,參會人員實地參觀走訪了科右前旗羊業科技小院、科右前旗玉米科技小院和烏蘭浩特市中藥材科技小院,對科技小院的建設、運行,以及科研輻射帶動作用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4643_700x700.jpg

      在座談交流中,參會人員圍繞《自治區科技小院管理辦法》修改意見,聚焦自治區“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科技小院如何發揮作用,各地區科技小院建設經驗做法進行了討論交流。杜建峰在總結講話中希望大家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統一思想,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目標,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切實發揮好科技小院在培育壯大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的獨特作用,為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和鄉村振興、科技興蒙行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撐。(李琳)